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新紫阳 棚改工程带动新型城镇化---紫阳县棚户区改造的历程与未来

作者: 张厚伦 郭华发布时间:2020-01-16 16:51来源:紫阳县住建局  
 

“山城虽小,欲夺重庆之美;一江风月,堪比江南水乡”,这是作家李春平给予紫阳县城的评价,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紫阳县城之美。紫阳在城市建设和棚改工程方面取得的成就,承载着生于斯长于斯、安居乐业的几代城建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承载着历届紫阳县委、县政府的使命和担当,更承载着35万紫阳人的梦想和期盼,一江两岸,高楼耸立,亭台楼阁,悠扬的民歌,飘逸的茶香,随处可闻可见。

 

历史中的紫阳  在发展中前行

晋至南北朝,今紫阳境内作为安置原流民的“世外桃源”,曾三设县治,时间都较短,早已淹没于历史长河。明正德七年(1512)撤堡为城,正式设立紫阳县,建城之初,居民极少,只有东西两个城门,在旧时城镇建设无规划、加之地势限制,自江边至县城垂直高约100米,形成了主要的街市和巷道,到处都是砖瓦房和泥土道路。1983年紫阳借助库区移民政策进行搬迁,先后修建了红卫一路、红卫二路、红广路等新街道,但是由于搬迁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导致房屋建设不规范、层次不齐,整个县城交通拥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主干道、居住小区及交易市场脏乱差尤为突出。随着西渝高速和襄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进入新世纪,紫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作为城市建设的追求目标,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推进棚改工程  改善人居环境

在紫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紫阳县住建局狠抓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在促进山水城融合发展和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县的同时,用责任和担当抒写新的篇章。

紫阳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差,百姓的房屋主要是以砖瓦房和土胚房为主,受地理和经济落后等原因的限制,以往的居住条件无法满足现有的生活需求,自古以来就是安居才能乐业,棚户区改造一直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工程。为了改变现有的居住环境,改变城市面貌,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始终把拆迁安置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从“拆迁难、拆迁烦”到“零投诉、零强拆”,短短8年时间里,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高楼,设计别致的步行街,科学规划的住宅小区,绿地成荫的公园等,紫阳的棚户区征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这些都是政策和亲情注入了活力,紫阳棚户区的征迁工作正在驶入“快车道”。能够取得惊人的成绩,得益于棚改政策惠及民生;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城市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百姓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得益于全体住建干部的乐于奉献和坚持不懈。

理清思路,倾听百姓心声;扑下身子,贴近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灵沟通,说到拆迁,最头疼的是干部不愿意开口说好话,不愿意听群众发怨气,不愿失去公务员的面子,可能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在拆迁之前,首先要选一批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忍劲儿、有策略、有胆识的优秀干部作为拆迁的核心力量,拆迁户的认知能力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和培训,用真情去感化每一位拆迁户,要把实惠和政策送到他们心中,而不是停留在口中,让他们明白拆迁的本质是整合资源,为了更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可能会觉得原来的乡土家规不可丢,原来的家园是祖祖辈辈的根基,就有可能与政府有抵触的情绪,这些问题的出现很正常,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排忧解难,所谓的拆迁难题都会在实践中化解。紫阳县通过返聘身体健康而且工作能力极强的正科级退休领导参与拆迁工作,他们的个人魅力,人脉关系,协调能力,组织分析能力、良好的干群意识,在拆迁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遇到突出矛盾和征拆难题,他们会出“奇招”都会一一化解,真的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严明纪律。抽调住建局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人员配备做到优势互补、合理搭配,每个队成立工作微信群,随时交流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实行组长汇报制和队长负责制。选派熟悉户情的领导干部引领,明确工作范围。各工作组在做好自己拆迁户工作的同时,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齐力攻坚。

制定政策,排出拆后安置隐患;落实政策,大力宣传动员;政策和策略是拆迁工作的法宝,为确保征迁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横幅、标语等媒介大张旗鼓进行征迁工作宣传,营造浓厚的征迁氛围,为征迁工作鼓劲加油;组织拆迁片区的住户、单位、领导、知名人士集中学习拆迁方案和补偿标准,通过“一事一议”,做到公开透明,若有异议或问题,采用集中商讨和到户约谈。“思想通则百事通,政策明才摆得平”,做到入户动员,入户工作贯穿始终,与拆迁户沟通交流,拉家常、讲政策、谈发展,引导拆迁户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并依据相关政策规定,现场答复拆迁户提出的合理要求,切实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向涉拆群众描绘美好愿景,知晓拆迁工作势在必行,得到了人民群众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坚持“拆和建、留和舍、签和搬”同步进行,拆迁户的夙愿就是想到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新址的选择、户型的设计、楼层的分配等,县委、县政府和住建局提前做好规划设计,让拆迁户满意搬迁,对未来的居住环境充满期待,解除拆后的顾虑和矛盾激化。多方面听取意见,尽量保留具有历史文化的产物,邀请文广局、学者和民间艺人进行讨论研究,尤其是对古街小巷中的板石房和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加快办公效率,签订房屋协议立即安排房源,做好房屋安置和生活保障等工作,签一户搬一户,搬一户拆一户,做到“快”字当头,“稳”字当先,保证拆迁工作有序进行。

精心组织,科学谋划部署;大胆作为,敢于担当付出。

紫阳县开展棚户区房屋征迁工作以来,全体干部主动联系拆迁户,主动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用真情感化人,用政策说服人,同时严格按照补偿标准和征迁方案,对每一户的补偿标准都进行张榜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真正做到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做到“底数清、思路明、方法对”,使拆迁工作扎实推进。走访涉拆的商户、住户,充分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目标期望和家庭实际情况,对于涉拆区域,及时组织召开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会,对拆迁难度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拆迁工作方案。对涉拆房屋准确测量、仔细绘图、认真统计,登记造册,掌握第一手情况。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步调一致,把握节奏,全面推进。在工作前期,做好宣传发动、测量统计、入户评估,重点拆除违建。在工作中期,做好政策解读,重点做好群众搬迁、腾空房屋工作,要求居委会干部及亲属带头拆迁,做到以拆促建。拆迁户在腾空房屋、符合拆除条件后,拆迁办安排大型机械助拆。在工作后期,重点推进协议签订工作,领导班子一线工作,对重点困难户形成合力,边拆除房屋边签定协议,签订协议即领取支票,想办法提供临时住房,打消拆迁户的后顾之忧。用活融资手段,多元投入破解资金难。紫阳是国家贫困县,实施河堤路综合改造是公益性项目,没有商业回报,全靠政府硬投入,面临拆迁资金不足的难题。依托紫阳县城投公司融资平台,争取国开行和农发行贷款共计3.99亿元,全力保障拆迁投入,用明天的钱办好今天的事。

 

用真情融化百姓  以实干促进棚改

城市要发展,时代在进步,拆除破旧房屋也是必然趋势,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拆迁量大、群众旧家难舍、补偿资金缺口大、安置困难等特殊情况,我县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突破口,遵循拆迁造福于民、让利于民的原则,坚持保护水质与提升品质、安居惠民与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和依法办事“三个结合”,实行县、部门、社区“三级联动”,机关单位、党员干部、知名人士“三个带头”,着力破解动迁难、资金难、安置难“三难问题”,实现了“零强拆、零上访、零违纪”。

打好感情牌,树立正能量。征迁工作人员罗清友即将退休,还坚守在拆迁一线,在得知拆迁贫困家庭户陈教明准备用征迁款购买新房后,积极联系优质房源,帮助办理购房手续,组织义务搬家,使其得到妥善安置;拆迁户夏华琼以生产豆芽为生,拆迁干部张齐才、刘德武、李苏军多次上门做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和到市场推销豆芽,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她,最终得到了她的理解与支持;拆迁责任组长雷时安被大家称为“老雷”,在征迁工作中严于律己,对拆迁户一视同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对待自己的亲朋好友时,坚决做到公正公平,为了拆迁工作经常受到辱骂、攻击、恐吓等,“老雷”从不埋怨和退缩,总是认真详细的给拆迁户解读政策和需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老百姓有不懂的地方,我们多交流沟通,老百姓骂我们,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老百姓支持拆迁和城市建设是我们的期望和目标,再等等,再谈谈,再想办法,”这是他的口头禅。拆迁户赵华琴为再婚重组家庭,家庭十分困难,以在房内家庭式缝纫作坊为生,开始对拆迁工作十分抵触,经其亲戚、拆迁干部张茂靖多次上门做工作,妥善解决其经营和生活后顾之忧,快速达成征迁协议;拆迁干部汪斌在被征迁户误解后,在征迁户破口大骂、做出极度不理智举动时,他还是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最终得到了拆迁户的理解和认可,顺利签订征迁协议;在禹贵满率先签订征迁协议后,在政策范围内帮助其办理建房和户籍迁移手续,解决其拆迁后的后顾之忧;拆迁户杨志兰死后其儿子(水电三局职工)在国外务工,通过拆迁干部魏国勇多次电话沟通,其儿子专程回国办理征迁手续,征迁干部帮其协调签订遗产分配协议后快速签订房屋征收协议。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和真情感化来赢得广大拆迁户的支持和配合,统一补偿安置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快速有序推进河堤路拆迁的基础和前提。有一支敢打硬仗、善作敢为、实干巧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干部队伍是快速有序推进拆迁工作的重要因素。

和谐拆迁,共建美好家园。拆迁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和城市面貌的改变。解难题、解民忧,促和谐,筑梦想一直是拆迁工作人员的动力。截至目前,紫阳县开发了河堤路(东段和西段)、桥沟路、农业局和西门河等片区,实施棚改项目27个,总投资208644万元,争取到项目资金16205.4万元,使用国开行和农发行贷款1.99亿,使用专项债券35000万元,2300户房屋已拆除,拆除建筑面积188048平方米。先后建成黄金商贸城,世纪大厦,惠民一、二、三、四期、农业局一期和紫邑新城10号楼保障性住房8处、农业局二期和月畔湾安置小区保障性住房正在建设中,通过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将惠及县城群众约2万人。无论是外来的建设者还是土生土长的紫阳人,在时间的长河中,他们已经成为紫阳的有缘人,与紫阳城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紫阳的城市建设和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离不开领导干部和社会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在拆迁的日子里,工作人员日夜奔波在拆迁现场,帮助拆迁户解决困难,凭着真诚的态度,与拆迁群众建立了信任,获得了拆迁户的称赞。

“我已经老了,享受了党和政府的很多优待,我坚决支持拆迁工作,我也要为紫阳的建设出一点力”,一位拆迁群众说着,令工作队人员特别感动。因为老人行动不便,拆迁办主要领导亲自到老人家中看望,并组织人员给老人拆装暖气、太阳能热水器、搬运物品。河堤路退休老干部张其祥不但劝走商户,主动搬迁,还动员其他商户住户搬迁,他说:“拆迁这样的好事,我坚决配合,不能拖后腿”。低保户李军到拆迁办送来一封表扬信,他写道:“因为我在煤矿工作时摔坏了腿,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得知后,他们亲自到我家中看望,使我深受感动,搬迁时,主动帮助我抬家具拆门窗,当我需要他们时,一个电话他们就出现在我身边,帮我解决困难,我们素不相识,变成了像一家人一样的亲人关系,这样的好同志应当受到住建局领导的表扬与群众的赞赏。”正是因为工作到位,政策合理,群众满意,实现了全部自拆助拆,形成了和谐共建的氛围。

公开、公平、公正是拆迁户最真的“告白”。公私分明,说难也不难,相反,如果搞暗箱操作、遮遮掩掩,则再易也不易。在拆迁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了保证不出误差,不让群众吃亏,始终做到"五个一",即: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套人马、一包到底。入户登记的所有数据资料均经拆迁办干部和户主当场见证、当场签认,补偿标准做到公开透明,从而排除拉关系得实惠的乱象发生。

心系群众,减少矛盾。倾向群众是基础,只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多谈心多交流多理解,总会将矛盾和分歧最小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做重要的,而不是耍脾气说大话来和群众搞对立。拆迁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原房屋的面积、构造、地理位置、拆后置换等诸多问题,都会引起拆迁户的不同意见,甚至无理的要求,我们只有细心做工作,解释政策和补偿方案,从群众切身利益考虑,完全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这说明,真正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就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拆迁被称为“天下最难”的工作,要想迅速顺利、和谐圆满的完成拆迁任务,离不开一支懂政策、业务精、善协调、能吃苦、肯奉献的拆迁队伍,拆迁办的领导干部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发动机”、协调各方关系“润滑油”、化解征拆矛盾“稳压器”、缓和干群关系的“柔顺剂”。一直注重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心理素质、处突能力的培养,使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奉献精神不断升华,凝聚力在拆迁工作中得以体现。

 

科学谋划棚改工程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

紫阳县的城镇规划体系已经建立,按照县城“一江两岸一城三区一园”的整体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以“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的思路,突出紫阳的特色和个性,既要有大家闺秀的端庄气质,也要有小家碧玉的精心细致,点点滴滴都要彰显用心,时时处处都要体现便利,边边角角都要符合人性,以富硒为主线,以青山为骨架、汉水为肌肤,生态为本底、道家文化为灵魂,一江两岸、满眼有绿、十步有景,百步有园,打造依山伴水、多态合一、产城融合、景城互动的宜居宜业宜游,养身养生养心的精美县城,使走近这座城市的人们一看就知道到了紫阳。

紫阳县被授予“西部最佳养老宜居城市”,被外来游客这样称赞:有如重庆之盘旋,却比重庆更迷丽,有如天津之曲折,却比天津更饶趣。为了加快推进棚改工程,拓宽城市骨架,未来将重点开发县城的盐库片区、锦江片区、公路段片区和高客站片区,进一步创新棚户区改造方式,采用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和政府债务风险,让具有资质、实力的企业参与棚改工作,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贾平凹先生曾经说过:“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如今,茶不仅是紫阳人生活和待客的最好元素,也是紫阳宜业宜游的一个标签,朋友之间有了它,情更深、意更浓;而紫阳也被誉为山水之城,城市建设和发展同样吸引游客眼球。近年来,紫阳县结合县城棚改的实际情况,坚持保护为主,改造为辅的方式,打造东城门、教场坝沿线至河堤路内侧的文化观光、休闲体验、深度互动的特色旅游区,让人们感受紫阳历史,勾起儿时记忆,记住故乡乡愁,对于老城区居民住宅只拆不建,逐步搬迁,还原自然原貌。“城市环境优美舒适,受到群众青睐;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受到群众肯定;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受到群众欢迎;美丽镇村绿色生态,受到群众点赞;人居环境舒适宜居,受到群众好评,城市生活安逸舒心,幸福指数逐步上升。”这是紫阳城市建设的真实写照。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在不久的将来紫阳将是环境优美、规划有序、城镇和谐、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更是中国汉水之畔道教休闲养生福地,紫阳真正成为令人向往的、名副其实的休闲养生之城。让外地人流连忘返,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舒适惬意,让每一个到紫阳旅游、创业的人不愿离开,紫阳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声誉度更加响亮,紫阳这颗秦巴深山的明珠、汉水河畔的宝石更加璀璨,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