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障房成为困难群众的“暖心房”

作者: 刘礼胜、吴丹发布时间:2017-12-15 11:28来源:本站原创  
 

“盼了大半辈子,终于住上新房了,我们一家老小能在城里扎下根、安下家,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家住白河县城关镇清风社区的黄宝玉高兴地向大家展示她的新家,两室一厅的房子,窗明几净,厨卫设施一应俱全。

打量着新家,黄宝玉心中感慨万千,此前,40多岁的她因家境困难,一家三口一直租住在南领子狭小潮湿的小房子里,屋里湿气重,夫妻俩相继换上了风湿病。“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套干净整洁的住房。现在好了,政府给我解决了一套廉租房,大半辈子的梦想一下就圆了。”

近年来,白河县坚持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积极整合全县保障性住房资源,对城市低保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环卫工人、孤老残疾等困难人员实行优先配租。截至目前,全县优先解决400多户低收入、下岗职工、环卫工人等困难群众通过公开摇号喜获保障房,圆了安居梦,真正将保障房建设成为了弱势群体的“暖心房”。

 

让保障房成暖心房

家住河街社区的王校珍,和丈夫同为环卫工人。二十多年来,一家三口蜗居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终日不见阳光,狭窄的房子里阴暗潮湿,夫妻俩都患上了风湿病。搬新家,成了全家人翘首以盼的愿望。

令王校珍没有想到的是,在提交廉租房申请没多久,她家就成了全县公开配租的第一批住户,“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王校珍说,夫妻俩靠着做环卫工人微薄的收入,生活一直很困难,现在每个月只需付一百多元租金,就住上了崭新的房子,第一次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

搬进了新家,王校珍的风湿病有了明显好转,就连以前上厕所不方便的老大难问题也有了彻底解决。“之前的老房子没有卫生间,上个厕所来回都得半个小时。”王校珍兴奋地说:“家里房子好了,哪天儿子领着女朋友回来,家里也像样些。尽管现在经济上仍然有压力,但住得安稳了,心情比原来好多了。”

近年来,白河县坚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列为“一号民生工程”,重点解决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及时出台政策,明确了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等相关事宜,下大力气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让他们住得舒心、住得安心。

一级残疾职工阮仕波和妻子皆从县食品公司下岗多年,属于零就业家庭,常年挤在赁租来的筒子楼里。经过公开申请、审批、摇号等程序,阮仕波抽得了一套狮子山廉租房,但因楼层较高,出入不便。县保障办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将其调整至便利的临街楼层。阮仕波高兴地说:“不光解决了我们的住房问题,还考虑我们的现实需求,你说好事怎么都让我一个人占了呢!”

安居才能乐业。白河县始终将“让百姓住有所居”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终目标,全县建设廉租房1951套、公租房777套,发放租赁补贴1267461.5万元,让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居有其所”。

阳光配租惠万民

建成一座保障房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让贫困百姓“搬得进、住得好”才是安居工程的“生命线”。该县从阳光分配、动态监管、实施两房并轨等方面着手,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房屋分配中,严格将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对象、摇号房源、摇号过程、摇号结果、后续监管等环节公开公示,最大程度杜绝“应享未享”和“虚报实物配租申请”现象。目前,2728余中低收入困难家庭通过摇号抽签喜获新居;20余户不符合保障对象家庭申请对象被取消分配资格。同时,该县还实行人性化分配模式,对病残家庭、特困户、优抚对象、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优先配租、优先摇号。

20133月,第一次政府工作会议通过“两房并轨”制度。该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全省率先实施“两房并轨”,148套廉租房和公租房房源在充分考虑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程度、收入水平、保障需求及房源等情况的基础上统筹分配,以租金的差别来区别管理不同对象,并于2016年先于省市统一要求,将外来务工人员及新就业住房困难人员纳入租赁补贴发放范围,此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从住了大半辈子的棚户区搬进宽敞的小康房,我真是赶上了好时代。”身体残疾的杨国兵,妻子又是智障患者,10余平米的破房子不遮风、不挡雨。保障房分配过程中,考虑到孩子上学接送问题,将其就近安排在康裕大厦公租房,离学校仅十分钟的路程。

为了让保障性住房真正成为弱势群体的“暖心房”,县保障房办积极对闲置、违规转租的保障性住房实行动态监管,最大程度地发挥保障性住房的作用。

秦远海居住在清风村小区廉租房,县保障中心走访得知:为就近照顾住院的儿子,他搬回从前破旧的危房,并将保障房转租给亲戚,每月收取租金。通过耐心劝说,讲明利害关系,秦远海搬回廉租房,并将收取的房租如数退还。

用心服务得民心

20179月一个普通的下午,县保障中心干部刘礼胜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换上拖鞋的他接到电话:“狮子山12号公租房小区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横流,你们赶紧过来看看。”他来不及和怀孕的妻子打招呼便匆匆赶赴小区现场查看,并想尽办法联系修理工人,协调修理事宜,直到灯意阑珊,排水管道修复完毕,他才回到家里。

“保障房涉及的都是贫困弱势群体,我们不仅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更要倾注感情,我们有义务提高服务水平,让暖房子暖身更暖心。”在白河,从县级领导到保障中心一般干部,均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重建轻管”是推进保障房建设工作易陷的误区,为避免小区变成环境脏、治安差的“贫民窟”,该县又率先推行了专业化保障房物业管理服务。因保障小区居民的大多数是低收入甚至低保家庭,基本生活和就业均需要政府扶持,再交物业费将会使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加艰辛。该县下发《保障性住房物业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保障小区每月每平方米仅收0.2元的物业费,此标准低于商品房小区50%,其差额由政府补贴给物业公司。同时,还实行以工代费,优先将小区困难劳动力安排的保安、保洁、垃圾处理、绿化等岗位,积极协助困难群众就业,增强“造血”功能。

刚刚入住桥儿沟保障新居的刘丛秀,喜悦之余不免有几分惆怅,多年来一心想自食其力,让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县保障中心了解情况后,协调工会部门资助再就业帮扶资金8000元,帮助他开了家烟酒店。如今,刘丛秀的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展望未来她信心满满:“这样的政策才是实打实的好政策,政府帮一把,自己也要努力,一定要把日子过好。”

“我们将不断创新管理举措,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加大已建成保障房小区的居住环境提升力度,以保障房‘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为抓手,逐步完善保障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承载能力,破解后期管理难题。”县住建局局长何云龙介绍,为破解房源不足的难题,县住建局将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调整住房保障方式,加大租赁补贴发放力度,实现保障对象“随时申请、随时审核”全覆盖,通过市场自行租房、政府发放补贴的方式解决住房困难,切实让党和政府的阳光照到广大保障对象身上。

如今,走进白河保障性住房小区,栋栋新楼黛瓦白墙,整齐划一,绿化带、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菜市场、停车场、物业公司等配套设施持续跟进,不仅让城市低收入群体宜居、乐居,而且住的舒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