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石泉县|张义胤发布时间:2014-06-05 08:55来源:本站原创 |
石泉县城关老街是石泉县地域文明的发祥地,人文风貌的特色区,汉江古码头的中转站。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旅游兴县战略,以创建生态园林县城、文明卫生县城为载体,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底蕴,承接汉江生态优势,将文化元素与特色景观有机融合,以千年古城为中心,三至五年内,投入1.7亿元,实施改造提升项目30余个,着力打造既有古建风格,又有江南水乡风貌的文化旅游古街区,取得了显著成效。
规划引领,绘就街区新蓝图
为认真落实全省小城镇及文化旅游名镇规划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稳妥保护古街历史文化,县长李启全及时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古街规划建设工作,先后组织人员到四川昭化、阆中、湖北黄石等地考察学习,邀请多方专家,深入现场实地踏勘,按照“保护文物、修旧如旧、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原则,委托资质等级高、实践经验足、技术实力强的专业机构,高起点,高标准,便操作,编制完善了街区保护建设规划,负责施工设计;出台了工作实施方案,倾力打造陕南文化特色古街区。
创新机制,凝聚建设正能量
为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街区规划建设,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城关镇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街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住建、城关、文广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县长李启全多次召开现场会,专题研究部署街区保护修缮改造提升整治工作。副县长程达斌对街区内每个重要节点的改造项目仔细过问审核把关。按照建设工程化、工程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要求,细化工作目标,分解项目任务,落实人头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跟踪推进,半月一汇报,一月一讲评,季度一通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形成了县长主管、副县长主抓、住建局主攻、相关部门积极协助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领导包抓,包抓领导,确保了质量安全形象进度。
拓展渠道 破解资金瓶颈
为破解资金难题,保证街区建设的投入,县长李启全痛下狠招:一是编报年度项目,争取省上每年500万配套专项资金。二是吸纳民间资金。探索BT运作模式,吸引外来资金投入街区公共设施建设,引导民间资金投入街区经营服务性项目。三是盘活土地资金。运用省上2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收益全部用于街区建设。四是捆绑项目资金。旅游、文化、住建等部门,各出其力、各记其功,积极向上争取相关项目,将旅游发展、文物保护、棚户区改造等相关项目捆绑使用,合力破解资金瓶颈。
凸显文化,掀起建设新高潮
文化要素之魂, 地域特色之灵,山清水秀之城,淳朴勤劳之人,是令人流连向往的魅力所在。石泉县紧扣地域文脉,挖掘文化内涵,弘扬传统精髓,保护古建风格,注入文化新活力。
在汉江堤防工程建设中,投资200万多元,复制南城门,整修东、西门楼,再现古风古韵。
在滨江大道建设中,为投资100万元,精心打造汉水文化浮雕长廊、再现汉江古码头魅力风采。
为弘扬传统文化,投资200万元,新建了鬼谷子文化广场,提升了县城文化品位。
为叫响“秦巴水乡,石泉十美”品牌,在汉江边红石包码头处,投资300万元打造的“石上清泉”景点项目,采用人工塑石技术,将源于河堤的清泉拔高
全面启动实施了14个改造建设项目,建成了古戏楼、国医馆牌楼,城市博览馆,综合整治街区立面墙体和门头牌匾,改造提升文昌路,精心制作“五个一”,建立街区导识体系,着力实施棚户区改造,跟进绿化亮化美化,铺设天然气管道,改造提升公厕,增强市政功能,整个街区步入保护建设快车道。
为做到建设和管理、建设和繁荣“两个同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古街区管理工作的通告》和《石泉县鼓励个体经营户进驻县城文化旅游街区从事特定行业经营活动优惠政策》;组建成立了“文化旅游街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和“文化旅游街区景区景点管理办公室”两个常设股级管理机构,分别负责街区市政、环卫、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和旅游景点的监管维护、游客的引导接待和宣传推介。大力宣传街区的建设规划和发展前景,引导群众积极支持街区的提升改造,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街区旅游文化经营活动,促进街区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